2018年9月 引自:《中国教育报》
“化学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原本没有的东西,是一门非常迷人的学科。我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为学生打开创造世界的大门。”
——周其林
在学生们眼中,他是严师也是益友,帮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建立对科学的审美,带领他们攀越一座座前沿课题的山峰。
在同事眼中,他是“勤奋”二字的代名词,在他的影响下,大家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中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同行眼中,他是有机化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不仅成果频出,且大多关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是心怀大爱的科学家。
他就是刚刚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周其林。
从农村知青到中科院院士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中国的年轻人一片欢腾。当时,周其林是南京农村的一名普通回乡知青,耕田、除草、收割是他生活的全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他重新拾起已荒废几年的学业,在工作之余刻苦攻读。1978年,21岁的周其林以物理91分、化学89分的高分,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的学生。
从农田到课桌,周其林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一切时间读书。从小在南方水乡长大的周其林最初并不适应兰州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寒冷的冬季,他经常在宿舍熄灯后坐在路灯下看书,久而久之冻出了风湿性关节炎。大学毕业时,周其林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从事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
本科毕业后,周其林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接受了严格的有机化学训练,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他相继赴德国、瑞士、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为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对周其林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他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一职,来到南开大学任教。南开大学的有机化学实力很强,学生素质高,加之学风严谨,为周其林安静地做学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周其林的课题组主要从事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研究。创造和发展精准、高效的合成方法与技术是当前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因具有高效、原子经济的特点,不对称催化已成为合成化学关注的焦点,并为社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性物质。手性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的关键,它决定了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已出现许多手性催化剂,但真正对多种反应都有效的所谓“优势手性催化剂”仍然是凤毛麟角。周其林潜心10余年,针对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设计发展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从这类骨架结构出发,合成了系列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共计数百个。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如今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被全球40多个研究组借鉴使用,还被多家制药公司用于手性药物的生产。
2009年,周其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他同时当选院士的,还有他在兰州大学读书时的同学涂永强。这在旁人看来非常罕见的事,在周其林看来却很正常:“我们那一代人曾因时代原因被耽误过大好青春,因此在重新获得学习机会后,都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努力上进。而且,兰州地处偏远,跟繁华大都市相比诱惑少,学生更能潜心学习,心无旁骛。”
通过实验来教育和培养学生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朱守非曾在周其林门下攻读研究生。周其林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理解。
周其林不止一次对学院的教师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高校里做基础研究的最大意义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实验来教育和培养学生。在他看来,将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帮助他们学会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栋梁之材,才是高校科研工作的根本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周其林创造出一套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生一入校就要进行“当代化学前沿”这门课的学习,先是通过大班教学了解化学前沿课题,再从能源、环境、催化、材料等方向确定自己的兴趣点,查找资料后在相应的小班进行5分钟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3分钟点评。“周老师创造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化学前沿领域,同时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一些科研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朱守非说。
为了让学生们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勤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周其林在课堂上想了很多办法,除了在讲课中尽量通俗易懂外,还增加了互动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随时提问,并将学生提问的多少和回答问题的水平计入平时成绩。渐渐地,学生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积极主动地提问,甚至为了提出高水平问题而在课下查找各种资料。在周其林的课上,真正想学知识的学生多了,想混学分的学生少了。
周其林还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开阔眼界。他认为,参加学术会议能加深学生对本领域研究现状的认识,和一些知名学者面对面的讨论能开阔学生的研究思路。2007年,他和同事们争取到企业的支持,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学术会议奖学金,资助大批学生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
在南开大学,几乎人人都知道,“大学者”周其林的课题组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只要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都可以到他的实验室里体验一番。2003级哲学系学生宋颂在大三时决定转到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化学系。在周其林的课题组中,他从最简单的实验操作练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最终成了周其林的博士生。
与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化学世界
2014级直博生李茂霖于大三下学期进入周其林的课题组。与其他刚进入课题组的学生一样,李茂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做学问的“规则”。“那时候,半个月只做一个实验是经常事。反复地做同一个实验,去掌握每个实验步骤的规则,在这一过程中我对实验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李茂霖说,那段日子为他后来做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规则”体现在实验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论文里。周其林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很严。他通常会先跟学生讨论确立论文骨架结构;学生写出初稿后,他再提出具体的意见;基本定稿后,他还通读全文,逐字逐句对论文进行修改,甚至精细到标点符号。他经常对学生们说:“毕业论文的修改过程是科研训练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个过程将让你们对自己的研究有更系统、更宏观的认识,还会显著提高你们行文和数据处理能力,一定要认真对待。”每年4—6月是学生毕业的时节,也是周其林最忙的时候,他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时间,甚至搭乘飞机的空隙,也用来修改学生的毕业论文,再忙再累也绝不松懈。
课题组每周开一次组会,周其林从不缺席,每次都参会听取大家的汇报、提问、讨论。有时出差回来,他一下飞机就拎着箱子赶回学校参加组会。他认为组会不是简单的工作汇报,还能帮助学生及时整理数据,梳理思路,解决问题,是研究生重要课堂。后来,他意识到一些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基础知识学习跟不上,就特意安排学生在组会上轮流讲解经典的相关教材,并和当下的工作结合起来加以点评,加深学生对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学生每次听后都收获颇丰。
除了科研方面的教育,周其林还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大剧院听京剧、歌剧、音乐剧,去电影院看电影,暑假里安排短途旅行……这些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还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并形成了课题组独特的文化传统。
周其林深爱化学。“化学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原本没有的东西,是一门非常迷人的学科。我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为学生打开创造世界的大门。”在周其林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纷纷投身化学研究,向学术巅峰不断攀登。如今,周其林已经为国家培养了70余名优秀博士和硕士,他们大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制药公司任职,其中两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两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一人入选国家**计划,一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周其林的办公桌里,一个个档案袋摆放整齐,封面上写着学生的名字,里面是他悉心保留的每名学生发表的每一篇文章——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周其林同样热衷中学生的化学教育。他为中学生录制过《化学与药物》视频公开课,引起强烈反响;作为导师参加过全国高中英才计划;多次为全国不同地区的中学生作化学科普报告。今年,周其林荣获第六届中国化学会化学贡献奖,他第一时间把20万元奖金捐赠给中国化学会,用于奖励全国县级以下、教龄在20年以上的优秀中学化学教师,鼓励他们坚守岗位,为国家的化学科学事业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晚上9点左右离开,离开前和实验室的学生一一交流,一周6个工作日……年过花甲的周其林,生活如同化学反应一样准确。每天一来到实验室,他就立刻将全部琐事抛诸脑后,内心无比宁静地沉浸其中。“对我来说,与学生一起探索未知是最幸福的事。”周其林说。
来源: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8n/2018_zl62/201809/t20180904_347168.html